来生我愿做一棵树,站成永恒,没有悲伤的姿势,一半在尘土里安详,一半在风中清扬,一半洒落阴凉,一半沐浴阳光,从不骄傲,从不寻找。
三毛是披着一副皮囊,靠心灵裸行于世的人。人们羡慕她热情、赤诚,羡慕她渴望爱也敢去爱、渴望自由也敢追寻自由,效仿她去走千山万水,去她流浪过的撒哈拉,却又无论如何都无法成为她,因为没人如她一般,一路从伤痛中走来,依旧是少年模样。
越是压抑越要飞扬,她是自我疗愈的少女
1948年,5岁的三毛跟着父母从重庆搬到了台湾。她热爱简单的快乐,3岁学习名字时总将“陈懋平”那个复杂的“懋”字省略,在“屡教不改”后,父亲终于同意了她叫那个简单的名字——陈平。
展开剩余86%三岁看老,这个小女孩不止在名字上叛逆,对自己的人生也是如此。三毛在入学的年纪拍过一张搞怪的照片,像卓别林一般外八字翘脚,满面的阴鸷,人们说不好看,但她很喜欢,因为她不爱做温婉的姑娘,只想做真实的自己。
三毛喜欢做拾荒者,自由穿梭在街头巷尾,享受最清新的空气和阳光,从废物里发现珍宝,游戏人生。但这种离经叛道的快并不能被老师接受,三毛因为将这些写进作文时被老师鄙夷唾弃,视为疯狂的另类。
三毛的脑海中有千山万水,却没有数字的位置,她的数学成绩总是很差。她机智地想到背下课后答案,结束了不及格,连考了几次满分。
数学老师为了证明她作弊单独给她出了卷子,不能耍小聪明的三毛又掉回了不及格的数学呆子。数学老师狠狠惩罚了她,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她脸上乱画,罚她去操场跑圈。世俗的恶意和学校的种种规则摧毁了三毛内心的美好城堡,她委屈大哭,患上了自闭症,13岁便从学校退学了。
满心伤痛的三毛遇到了顾福生,三毛没能从老师那里学得精湛的画画技能,但却得到了安慰。顾福生鼓励她写作,给她指点迷津。
渐渐地,三毛从痛苦中走了出来,依《三毛流浪记》为自己取笔名“三毛”,渴望着有一天可以去流浪。那时,她相信“我笑,便面如春花,定是能感动人的,任他是谁。”
从台湾到西班牙,她是伤情的姑娘
十九岁那年,三毛去文化大学旁听,邂逅了第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。梁光明是学院里的名人,三毛对他情深意笃,飞蛾扑火般热烈地追求他,她的热情攻陷了梁光明,两人开始了青春时代悲喜交错的爱恋,但年轻的爱恋里总是少那么些将来。三年后,急着结婚的三毛与不想结婚的梁光明黯然分手。
沉陷在失恋之苦里的三毛听着卡带机里播着的西班牙曲子,幻想着一片敞阔的天地……阳光普照、微风正好、静谧的小院在安静等她。她迫切地想到那个美妙的城市去看看,于是她果决地背上行囊去了马德里。
逃不出的西班牙,走不丢的爱人
三毛在西班牙读起了大学。大三那年,她遇到了还在读高三的荷西。虽然三毛比他大6岁,但荷西还是深深爱上了她,他对三毛说:我还有4年大学,2年兵役,六年后,我娶你好吗?
荷西俊逸的面容和纯净的目光让三毛感动,但她并没有将少年的话当真,告诉他自己有男朋友了。两人的缘分似乎该就此终了。
三毛说:生命的过程,无论是阳春白雪,还是青菜豆腐,我都得尝尝什么滋味,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!走出失恋阴影、重拾热情的三毛四处游走,陆陆续续交了些男友,但都无疾而终,直到她准备与一个德国教授结婚。
可悲剧降临到了她身上。两人举办婚礼前,教授突发心脏病去世,三毛又一次失去了爱人。满心悲伤之下,她再次去了西班牙——那个曾经治好她情伤的地方。
三毛已忘了荷西当初向她许下的六年之约,但荷西记得。这一次,荷西来到她的身边,抚慰她的伤痛,再次向她求婚,许给他一颗不会破碎的金子般的心。三毛被她的爱感染,终于跟他走到了一起。
撒哈拉,她的爱开出最繁华的花,也终残忍陨落
三毛如风一般,渴望自由地穿行于世界的每一片土地,但她爱的还是广袤无垠的撒哈拉——那片与她的一切热烈、赤诚、自由都如此如出一辙的沙海。
荷西知道她的想法后,不顾众人反对悄悄辞掉了潜水员的工作,默默在撒哈拉为三毛安好了家。三毛突然接到荷西的来信时欣喜若狂,世间还有什么事,能比无论你的想法多么疯狂都有人陪你一起疯狂更让人热泪盈眶呢!三毛飞奔去撒哈拉与荷西结了婚。
他们穿着麻衣,踩着黄沙,远离城市的繁华,在小镇上欢欢喜喜地举办了简单的婚礼,荷西送给她的定情信物是沙漠里捡到的骆驼头骨,三毛心奋不已,视若珍宝。
他们的生活清苦而幸福,每一天都充满惊喜。三毛捡废弃物装扮小屋,学中医给人治病,跑到澡堂去看人洗澡,去上百里之外捕鱼回来卖,在沙漠里寻找化石……
荷西墓地
三毛的所有离经叛道终于都有了人欣赏,都有人陪伴,都有人陪伴。她如一颗种子,在各地兜兜转转找不到落脚之处,但在荷西的陪伴下,她在广袤的沙漠里扎了根,开出了最繁华的花。如她所说:飞蛾扑火时,一定是极幸福的!只可惜命运不让幸福长久不衰。
婚后第七年,荷西在一次潜水中因事故不幸去世。陪父母在伦敦的三毛闻讯飞奔赶去,悲伤欲绝——她的爱人将她自己丢在了人世间。
三毛几度悲伤昏厥,他们之间的幸福过往都成了她日夜不绝的思念和悲痛,她的城堡塌了,她也不想活了。担心她的人来来往往,劝说她要坚强,她勉强给自己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——为了父母。
迈过爱与生死,她与自己诀别
三毛离开了幸福与悲痛之地,开始了漫长的旅行。如果一片美丽的风景能减轻一分痛苦,那么这一次她需要看太多太多山河。她背着行囊走过墨西哥、走过马丘比丘、走过阿根廷、走过万水千山,走完59个城市,她回到了台湾。
她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下来,在工作里自我消磨,写作、教书、演讲、做编剧,掐死了流浪的梦,过上了作家的生活。虽然时不时爆出患病消息,但她没有死在凡尘里,她依旧是那个充满赤诚的人。
1990年,三毛听着那首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,心中涌起热血——她想去看看歌曲的作者王洛宾。于是她从台湾辗转去新疆看他,47岁的三毛如孩子一般坐在王洛宾家的小客厅里与他谈天说地,77岁的王洛宾精心招待她,带她到处旅游观光。
寂寥多年的三毛又想起了自己最快乐的岁月,她爱这个深情款款、满腹优美词曲的男人,热情地给他写信。虽然两人惺惺相惜,才情共鸣,但个各自的经历与年纪早已将他们钉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,王洛宾没有给她回应。
三毛一生经历了太多死亡,这一次,她对爱也心灰意冷了。她说“心若没有栖息地,到哪里都是流浪”,当她不再是风,不能再开花,找不到心灵归所,也无法压下藏在回忆里的绵绵伤痛时,她再也没能为自己找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。
1991年1月4号,为了做子宫内膜增生手术,三毛住进了医院,第二天以丝袜缢死于吊瓶架上。那个寄托着整整一代人的流浪梦想的人,最终以人们最难接受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三毛离开这个世界的第29年,她的诗和远方依旧在文艺青年心中熠熠生辉。没了她,万水千山再赤脚走过的人没有赤诚,撒哈拉的荒漠里开出的花也失去繁华,世界多少显得寂寂寥寥。
适逢她的生日的这个三月末,蓦的会想起她灿烂的微笑。若她还在,想来已经是个潇洒明媚的老太太。虽然只能隔着时空与她叙话,怀念她的人还是想对她说一句:嘿,三毛,好久不见~
发布于:天津市